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13日
传统文化里的诚信精神
景旸退米
明朝时,担任南京国子监司业的景旸为官清廉,不仅居住简陋的房屋,甚至平日三餐都十分简单。这被前往他家送俸禄的国子监典簿看在眼里。于是,在一次送俸禄时,典簿私下多分了一些禄米给景旸。景旸发现禄米比平时多了不少后便喊来典簿询问情况。典簿回答:“您一日三餐太艰苦了,还要接济求学的人,我多分一点给您,也是为了帮您啊!”景旸退回了多出来的禄米,语重心长地对典簿说:“你的心意我很感谢,但这样做却是错了。每个官员的俸禄都有定数,怎么能随意多拿?若是人人如此,我们岂不是成了国家的蛀虫,最终还是老百姓受害啊!”
这件事渐渐在国子监传开了,那些常常私下多取禄米的官员都很羞愧,当地官场的风气也由此逐渐好转。当时的内阁首辅梁储曾评价景旸为“士子师范”,认为他的言行称得上是读书人的楷模。
◎
《仪征日报》仪征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60432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