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13日
集中发证806亩!
我市“沉睡林资源”变身“活资产”
开展现场踏勘。
“拿到这154本林权证,806.97亩林地终于有了‘合法身份’,企业融资再也不用愁了!”近日,扬子文旅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接过新颁发的林权类不动产证,难掩欣喜。这是我市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破解林业资源确权登记难题的一个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林业企业和林农关切的林权确权登记“老大难”问题,组建工作专班,采用“村企协商定界址、专业测绘测面积、政府确权颁新证”的闭环服务机制,集中攻坚扬子文旅控股集团近千亩林木资源确权发证工作。4月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现场踏勘、专业测绘、权属厘清等流程,累计为扬子文旅控股集团完成353宗林地权属确认,发放154本林权证,登记总面积806.97亩,让长期“沉睡”的林资源有了清晰的“身份档案”。
“此前,这片林地因历史遗留问题致使企业办证申请屡屡受阻。由于缺乏合法有效的林权证,企业无法将其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林地的资源价值始终处于‘休眠’状态。对银行而言,没有林权证作为有效凭证,即使看好项目前景,也只能望‘林’兴叹,陷入‘想贷不能贷’的困境。如此僵局,严重制约着企业的项目推进与长远发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介绍,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我市创新采用“分类化解”机制——对村企边界模糊的地块,组织村委会与企业现场踏勘、协商划界;对面积争议地块,委托专业测绘机构实地勘测,精准锁定坐标;对历史遗留的权属重叠问题,结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林权地籍调查技术规范,逐一厘清权属关系。
林权证“应发尽发”,让“沉睡资源”活了起来。随着154本证书落地,扬子文旅控股集团目前正凭林权证与多家银行对接林权抵押贷款方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步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林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持续清理全市林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并联合金融机构推出“林权快贷”等定制化产品,让更多林农和林业企业享受改革红利,为乡村振兴和“两山”转化注入新动能。
据悉,自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我市已累计完成209宗林权变更登记、905宗林权注销登记,陈集镇10宗林地经营权首次登记试点也同步收官。随着林权“家底”愈发清晰,越来越多的林业资源正从“账本”走向“市场”,成为激活乡村生态经济的“绿色引擎”。
记者 李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