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25日
逐绿而行 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三)
守护“活文物” 延续绿色传承
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历史、生态、经济、文化和科研价值。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致力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让这些珍贵的生命得以延续。
在新城镇马坝村,有一棵被称为“怀中抱子”的古银杏树。这棵古树不仅树干粗壮,需五人合抱,而且形态奇特,中间生长出一棵子树,宛如母抱子。新城镇马坝村工作人员陈学琴介绍:“听庄上老人讲,这棵树在200多年前遭雷电击中后,从中间长出了一棵子树,这棵子树目前一个人也抱不过来了。最近几年,从下面又冒出一棵小树。”
据了解,这棵古银杏树是我市唯一的一级保护古树,树龄超610年,是我市历史变迁和发展的重要见证者。为了保护这棵珍贵的古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取了修剪枯枝、清理腐败部位、设置围栏等多项措施,确保古树健康生长。
在我市,像这样的古树名木还有许多。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40棵挂牌古树,其中一级保护古树1棵、三级保护古树39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持续强化资源投入,实施多项保护措施。实行“一树一档案”制度,建立完善的古树名木档案体系,定期为古树名木体检,为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加大日常管护力度,保障古树名木健康生长;广泛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综合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春军说:“按照古树名木保护要求,我们对一级保护古树每年巡查4次,三级保护古树每年巡查2次,主要查看古树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这两年,我们对三官庙古银杏、扬子公园古银杏以及十二圩土桥古银杏进行了修复,同时购置了相关物资,对古树进行施肥、修剪等日常养护。”
今年3月15日,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法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我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开始步入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围绕古树名木保护目标,推动全面保护、依法管理、科学养护,进一步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增加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储备,助力我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 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