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18日
生态环境局:
“生态画笔”勾勒滨江美丽画卷
长江岸线(仪征段)。
曾几何时,长江岸线(仪征段)大大小小的船舶制造企业星罗棋布,占用岸线长度达94.21%。而如今漫步江畔,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郁郁葱葱的防护林。
近日,扬州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长江扬州段沿岸区域生态质量评价报告》显示,长江沿岸生态复绿工作对于生态质量提高效果明显,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初见成效。2017年至2022年,扬州环境监测中心分别拍摄了6张我市十二圩船厂拆除和地块复绿遥感影像,我市长江沿岸植被覆盖及生长改善情况一目了然,相同视角下的长江岸线十二圩段,曾经小船厂林立,如今则是点缀在长江之滨的绿色风光带,绿意盎然、生机无限。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政策指引下,我市贯彻落实省市长江大保护重大战略部署,聚焦长江岸线(仪征段)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逐步削减长江岸线利用强度,为资源集约利用、特色沿江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仪征生态环境局负责人汤新彬介绍。2017年,十二圩开始清退造船企业;2019年底,完成船厂搬迁工作;2022年,完成区域复绿,涵盖面积约0.628平方公里,这只是我市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我市拥有长达27.1公里的长江岸线。为恢复长江旧日生态面貌,把一江清水、两岸绿地还给人民,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大力实施长江岸线(仪征段)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长江岸线(仪征段)整治复绿生态安全缓冲区,胥浦河以东、大寨河以西,全长16.2公里,不断推动生态做“加法”。截至目前,共完成长江岸线生态修复1520亩,其中,完成退出船厂、企业、码头废弃地生态修复1118亩,长江沿岸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02亩;完成绿化造林4112亩,其中,江堤临水侧绿化造林2343亩、江堤背水侧1公里范围内造林1769亩;累计完成岸线修复4.24公里,将长江仪征段生态、生活岸线比例由建设前的26.9%提升至50.1%,基本建成连续完整、结构稳定的长江仪征段沿江生态安全缓冲区绿色廊道。
如今,随着一项项生态工程有力推进完成,我市长江岸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一幅“堤固、岸绿、景美”的滨江风光带美丽画卷正缓缓展开。
记者 聂福姣 通讯员 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