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8月08日
“江上盐都”十二圩 往事如“盐”鉴古今(上)
两淮盐务总栈旧址。
民国十三年(1924)北京大学出版的《世界平方图》中,“十二圩”被醒目标注。
拂晓的一声炮响,打破了十二圩的沉寂。白底蓝字的“鹽”字大旗高高升起,数万盐工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扛大包的号子声逐渐鼎沸。
两淮盐务总栈门前的盐河停泊着淮船逾300艘,内河还有大小驳船近200艘。不远的码头再向南一公里便是外江,这里常年靠泊江船千余艘,“列樯蔽空,束江而立,覆岸十里,望之若城郭”。
“盐都”十二圩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扬州繁华以盐盛”,扬州盐业在清朝康乾时期达到顶峰,“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盈虚,动关国计。”及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仪征十二圩由一个江滩小镇迅速崛起为淮盐囤运的重镇,彼时人口一度达到20万,规模远甚于一般市镇。打开一份1924年的世界地图,在当时上海、南京这两座大都市之间,不见扬州,“十二圩”的标注却清晰可见。1937年,最后的“盐都”因为日军的入侵而烟消云散,一甲子的繁华终归于寂落。
位于江苏扬州仪征的十二圩,因盐而生,因运而盛。岁月流转,十二圩正进入它的第三个甲子。几经沉浮,褪去浮华,这一江河交汇处的传奇小镇,在历史与现实的经纬中逐渐勾勒出“未来小镇”的模样。
缘起:
因运而盛的“江上盐都”
大江东去,昼夜不舍的奔腾江潮,孕育出一块块沙洲滩涂;大河汤汤,悠悠流淌的千年运河,诉说着历史烟云里的繁华过往。
兼有长江与大运河,是自然与历史对江苏的馈赠。如今人们熟知长江和大运河交汇于镇江,然而自隋唐始,镇江北岸的扬子津渡口就是大运河入江口,扬州、仪征一带的长江则被称为扬子江,后来泛指南京至入海口的江段。西方传教士来华把最先接触的“扬子江”作为长江通称,以至于英语中的长江就是“Yangtze River”。
晚清年间,正是在这块长江与大运河交汇的土地上,因长江涨岸陆续围垦造地,围一道就是一圩,由北到南第一圩叫头圩,依次排到第十二个,就诞生了十二圩。这个并不起眼的江滩小镇,生动演绎出一段水路交汇点上的盐运传奇。
往事如“盐”,余味悠长。我们探访“盐都十二圩”的起点在镇上的胶鬲祠——这正是孟子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提到“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的盐商之宗,他与盐工之宗夙沙氏、盐官之宗管仲被后世誉为“盐之三宗”。三大盐宗只拜胶鬲,可以看作十二圩“盐运之都”的鲜明注脚。
虽然十二圩形成较晚,但放眼历史长河,仪征与“盐、运”二字有着不解之缘。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开邗沟连通江淮,入江口就在仪征,邗沟此后一直是大运河的组成部分;西汉初年,吴王刘濞在扬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我们在仪征博物馆“泱泱汉风”展厅看到了不少精美的汉代文物。据介绍,该博物馆仅汉铜镜收藏就达数百件,一个县级博物馆有这样的馆藏量,足以说明这里曾经的繁荣程度。
此后的漫长岁月里,作为大运河入江口的仪征便是漕运和盐运的中转之地。巨大的运输需求,还催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复式船闸。根据仪征县志记载,北宋984年江淮制置发运司发运副使乔惟岳在真扬运河上建成二斗门(两道闸门),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有明确记载的船闸,比西方最早记载的荷兰厢闸早了389年。
据长期研究运河历史文化的大运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巫晨介绍,明清时期,两淮盐区是中国主要盐产地之一,运河入江口在今仪征城南的大码头附近。晚清随着太平天国战争的爆发,仪征成为拉锯战场,大码头逐渐衰败。虽然后来清政府曾短暂地把入江口迁往瓜洲,但江岸屡屡坍塌,无法担负盐运的重任。
“因为淮盐还需要出江西运,清政府又想到了扬子津旧港,就挖通了从旧港到长江两三公里的这一段江洲,新的入江口由此诞生,这个入江口就是十二圩。”巫晨说。
同治九年(1870年),两淮都转盐运使方浚颐建议将总栈移至十二圩。方浚颐列举了十二圩的优势:“江船椗泊风浪不惊,江岸保障,全圩地踞高阜,土埂炼实,无淹漫之患……”曾国藩沿江视察,见十二圩“夹江之中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十多里范围均有锚位,可停泊大批船只”。淮盐总栈搬迁由此开始,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月十五,十二圩总栈正式启用,定名为“仪征淮盐总栈”。光绪中期,两江总督刘坤一来视察,更名为“十二圩两淮盐务总栈”,清末民初又更名为“两淮盐务扬子总栈”。
如今,十二圩两淮盐务总栈的门楼上,挂着曾国藩手书的“东南利浦”匾额。他曾以三国时期同样位于长江北岸的军事要地“当利浦”作比,寄厚望于十二圩。
史料记载,十二圩淮盐总栈汇集了产自两淮地区的食盐,盐场占地超过300亩,堆储的盐总数在10亿斤以上,然后转运到湘、鄂、赣、皖等“扬子四岸”,每年的盐运量约15万吨。
“当时全国九大盐区,仅淮南盐经十二圩运销沿江四省,占全国产盐量30%以上,而盐税收入则占全国盐税总数60%以上。”巫晨说。
十二圩沿江建有30多个码头,正常停泊在十二圩江面的盐船多达2000多艘,最大的江船长十三四丈,再加上内河里的近200艘大小驳船,把十二圩江面挤得满满当当。运盐的海船都是庞然大物,中舱舱面上可摆设酒席20余桌。扬州也因此流传着“船到十二圩嫌小”的俗语。
十二圩建栈前尚未成镇,完全是一片乡土,建栈后迅速形成“九街十八巷”,成为人口规模约20万人的热闹集镇。“九街十八巷”之说只是约数,一条主街、几条副街、众多巷子,呈鱼骨状分布。
当年的十二圩,一盐称盛百业俱兴。相关史料记载,十二圩繁盛时期登记注册的老字商号就有近500户,有旅馆、浴室各5家,大小饭店酒楼20多家,还有三个露天游乐场,就是东门、西门、中门三个盐码头,每天散工后,来自各地的艺人赶到这里,各献其艺吸引广大的盐工。各地会馆、会所也多达几十个,“盐场三门真热闹,赛过南京夫子庙”口耳相传。
围绕食盐储运,十二圩的金融、商业、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不大的十二圩居然诞生了诸多江北第一:扬州最早的客运江轮码头(光绪年间)、江北最早的照相馆(1895年)、扬州最早的电报局(1898年)、扬州最早的电灯厂(1902年)、扬州最早的邮政代办所(1903年)……十二圩一度有江北“小上海”之称,孕育了扬州最早的近代文明。
如今,十二圩风帆高悬、人声鼎沸的生动情景已尘封在记忆中,但散落于资料中的记载却又在提醒人们“江上盐都”的辉煌:“两淮盐滩筑堤为界”是第七版《辞海》中关于“圩”的释义之一,词语示例就是“十二圩”;资料记载,当时外国邮件寄往十二圩,只需注明“中国十二圩”某街巷,就能准确投递到位;1924年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的世界地图上,鲜明标注“十二圩”——这是出现在当时世界地图上唯一的中国小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