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22日

“轻老”关爱“老老”为幸福晚年加码

——记真州镇鼓楼社区“敲门守望 轻老服务老老”项目

轻老志愿者为高龄老人晾晒被子。

“小成,你来啦!我眼睛有点不舒服。”“我来看下。”67岁的成明玉仔细帮91岁的杭树英查看眼睛:“没有发红,先滴点眼药水试试。如果还是不舒服,我再陪你去医院。”像杭树英这样受到轻老志愿者贴心服务的例子仅仅是真州镇鼓楼社区“敲门守望 轻老服务老老”项目的一个缩影。

鼓楼社区地处老城区,社区办公场所面积较小,无法开展集中为老服务活动。对此,社区积极盘活轻老资源,借助“敲门守望 轻老服务老老”项目,以精准助老“软服务”弥补社区“硬短板”,收获辖区群众一致好评。近日,该项目获评仪征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鼓楼社区党总支书记涂明霞介绍,多年来,社区在连心社工工作室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轻老志愿者的特长优势,搭建“敲门守望”助老服务平台,运用线上“守护+”小程序和线下微网格走访的方式,将筛选出的52名高龄老人精准划分为“红黄蓝”三类服务群体(红色为孤寡、独居老人,黄色为独居留守老人,蓝色为有应急服务需求的老人),并依据老人不同诉求,梳理出12项资源清单、14项需求清单、16项服务清单,组建了以轻老志愿者为首的“爱心敲门”“巧心维修”“暖心送餐”“舒心解忧”“贴心义剪”“安心医疗”6支专职服务队,让小群体享受大关爱。

鼓楼社区为提升志愿者积极性、增强志愿服务效能,一方面,采取“熟悉优先”原则,让轻老与老老自愿配对,既缩短了服务距离,也减少了交流隔阂;另一方面,开通“邻里亲情号”,通过“老老下单、轻老转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闭环运作服务模式,保证轻老服务老老“每时每刻不脱岗,及时服务不打烊”。同时,社区还创新志愿服务兑换机制,开通“服务银行卡”,建立“专人专户”、设置“服务硬币”,志愿者每服务1个小时,个人账户就存入1个“服务硬币”,可以兑换实物或服务,实现了“今日我服务你,明日他服务我”的志愿服务良性循环。

近年来,鼓楼社区“爱心敲门”服务队每天走访辖区孤寡、独居老人,向社区报平安。2020年,家住桑园小区的92岁孤寡老人凌国英半夜摔倒,正是“敲门人”宋盛云及时发现,将其紧急送医才挽救了老人生命。

每天的敲门声、问候声是鼓楼社区对每位老人坚持不懈的守护,架起了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如今,越来越多的热心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用心用情服务社会、温暖民心,志愿服务在鼓楼社区蔚然成风。

记者 聂福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