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17日
善用专业技能优势 托起科技创新升级梦
——记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团员何雨石
“从幼儿园到高中,我都是在仪征就读的,仪征就是我的家乡。从挂职的第一天起,我就牢记自己的使命,要竭尽所能,助力仪征高质量发展。”近日,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团员何雨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挂职期间,何雨石担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高新产业促进局副局长、市工信局副局长。他多次走进腾讯云、金陵船舶、中兴派能、道赢科技等企业调研,详细了解开发区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大数据等产业发展情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在仪征推进的相关优势及进一步发展的难点等。在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后,何雨石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针对性地推动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廖小珍教授与中兴派能开展钠离子电池合作项目“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研究”;拜访上海交大船舶学院中国造船大师何炎平教授,推介其与金陵船舶达成合作;走访上海交大电信学院大数据专家翟广涛教授,推介其与大数据产业园合作,尽可能地弥补地方科技人才资源的不足。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研究员,何雨石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以及各种新型电池等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他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积极与中兴派能开展合作,增强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加速企业升级发展。他们合作研发的“动力锂电池的状态预测管理及其系统优化控制与制造技术”项目,获得了202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何雨石说:“储能电池的安全性是所有应用要素中被列入第一位的,所以储能技术是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最火热的赛道之一。‘动力锂电池的状态预测管理及其系统优化控制与制造技术’项目成果顺利转化后,将进一步保障储能电池在使用中的安全性,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何雨石还积极为地方和企业、高校牵线搭桥,在与东方润安集团、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重点大型企业开展合作时,他多次推介仪征产业,加大了钠离子电池项目、电化学测试仪器项目等在仪征落地生根的可能性。同时,在上海交大就业平台及微信公众号上推介扬州市的人才对接活动,推荐和协助上海交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吴东清、董朝清、房少华等申请江苏省和扬州市的科技项目。
从引进人才、技术交流合作到促进项目落地,经过一年的基层一线“实战”后,何雨石的个人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对仪征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他说:“我已申请留任江苏省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仪征团。接下来,我将紧紧围绕仪征市发展规划要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利用自己所学及后方资源推动仪征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记者 聂福姣
何雨石整理相关企业发展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