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5月19日

水土保持监测为“藏粮于地”提供科学数据

蚕豆地里来了一群“水医生”

眼下正是蚕豆收获的季节。近日,刘集镇中利水库旁的一块蚕豆种植地里,迎来了五位身穿制服的“水医生”。他们手持镰刀,走进蚕豆地,弯腰割下一把把蚕豆秸秆。秸秆割好,采摘下秆上的蚕豆,捆扎好秸秆,再进行称重、打包。

“水医生”为何会将蚕豆秸秆视若珍宝?

“我们需要了解蚕豆秸秆测量地里的水土流失情况。先将刚刚割下来的蚕豆秸秆重量称出来,记录在册,回去后还要把秸秆晒干,二次称重。”“水医生”张晓影告诉记者,两组数值用到相应的公式计算,得出的最终数据就是现阶段蚕豆地里水土流失的真实数据。

刘集镇地处我市后山丘陵地区,山区地型对土壤流失影响较大。从2018年开始,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扬州分局(以下简称扬州水文分局)在刘集镇中利水库旁租赁了3亩土地,建起了一座仪征水土保持监测站,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会导致河塘水库淤塞,影响其引水、排水、蓄水功能,还会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扬州水文分局党总支书记王永东告诉记者,当前,我们要力保端牢粮食“饭碗”,要“藏粮于地”,通过水土监测提供真实、翔实的大数据,能够为“藏粮于地”提供科学、合理、系统的决策参考。

作物种植会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在扬州地区,农村主要种植小麦、水稻、蚕豆、玉米等作物,栽植梨树、桃树等果树。

“这些植物的种植会不会造成水土大面积流失?”王永东说,我们在监测站种植了蚕豆、玉米以及梨树进行实验,通过检测“把脉”水土流失情况,用数据说话。水土流失主要是表层土壤流失,这是土壤里营养成分最充足的部分,一旦流失严重,会影响农作物收成。如果这些农作物及果树的种植会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我们会向相关部门反映,建议农民改变种植方式或调整种植结构。

在监测站,记者看到,一片呈斜坡状的土地,被分割成了五块区域,除了种植蚕豆、玉米和梨树外,还有两块空地。

“这两块土地用来监测雨水冲刷对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眼下,就要进入一年一度的汛期,降雨量会明显增多。这段时间里,一到下雨天,我们就要进行监测,采撷一组组精准、有用的数据。”“水医生”张素梅拿出一本笔记簿,向记者展示了其中记录的数据。“只有精准的数据才能为地方水土流失的情况提供有力的佐证,这就需要我们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就像医生通过仪器检测身体,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生病了,如果生病了,具体的病灶在哪里。”张素梅说。

水土流失情况的数据怎么来?

记者观察监测站,在斜坡的底部,有一处曲折的水管、两个方形盒子和一口不锈钢水箱。据了解,雨水天,雨水从斜坡上方流下来,经由第一个盒子分流后,一部分进入水样箱,一部分会进入第二个计算水量的盒子。

“我们需要对每一场降雨的水样进行采样,然后回到实验室进行分析,获取数据。”张素梅告诉记者,近两年监测得出的结论是,扬州的水土流失情况比较良好,农作物种植对于水土流失并未造成负面影响。

“水土流失的监测是一个长期过程。当前水土流失不严重,不代表以后不出现问题,这就需要通过长期监测,为当地农业种植护航。”张素梅说。

转载于《扬州日报》2022年5月16日3版